收费标准 广告投放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人才测评 法律声明 隐私声明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返回网站首页 最新个人求职信息 最新企业招聘信息 求职攻略 企业免费注册 个人免费注册 最新公告 意见或建议 压力无处不在 每个人都要为工作紧张负责 - 玉溪人才招聘网 www.yxzp.net 联系电话:0877-8889990 专业正规的人才网站。


压力无处不在 每个人都要为工作紧张负责
发表时间:2006/7/18    浏览 1575
重新回到办公室,大部分人有紧张的感觉,尤其是知识工作者如管理者、白领员工、程序员、教师、公务员等。这种并非所有人都清醒意识到的紧张感觉,一方面是进入相对忙碌的工作状态的自然反应,另一方面,节假日通常能把人从各种精神压力中暂时解脱出来,因而现在能明显感觉到普遍存在的压力。因而可以说,我们感受到的紧张实际上主要是因为精神压力。
 
    压力是中国的各种组织机构(企业、政府机构、大学等)长期忽视但现在必须关心和应对的核心问题。对于什么让我们感到压力,我们了解得并不多。多伦多大学管理学院谢家琳教授在国内从事了一系列的有关压力的研究,研究目标之一是发现中国企业员工的主要压力源。她在接受本报专访时认为,我们不重视压力的原因是,相对于现在的经济高速发展,改革开放以前我们一直处在一个大部分事情都是既定的、稳定的、压力相对小的环境。同时,我们的文化也对精神疾病有着根深蒂固的歧视,这使得很多人不愿谈论自身的精神压力。
 
    西方的企业界和学术界对压力问题极为关注。据美国劳动福利部门报告,美国社会劳保支出的大项已从蓝领工作的工伤与职业病转为对白领工种的压力致病的补偿。压力以及其所导致的疾病,缺勤、体力衰竭等每年耗费美国企业界3000亿美元。从企业的角度而言,工作压力直接影响员工的身心健康,以及一系列的企业绩效指标,如出勤率、生产效率、员工士气,员工工作调换跳槽率等等。因此,压力不仅仅是所有的员工都面临的个人问题,而且是一个企业问题与社会问题。
 
    压力无处不在
 
    我们的文化常常把精神压力归结为个人问题,这种错误的认识给组织和实际工作者造成巨大的伤害。谢家琳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说,“譬如,听说谁得了癌症,大家都会觉得很同情;但听说谁精神分裂了,大家就会说,早就知道他是个脆弱的人。正因为人们常常将精神疾病与病人的素质和人格缺陷联系起来,很多人有很大的压力也不愿意承认,已经感觉到不对也不寻求帮助。”
 
    了解压力来自哪里是应对压力问题的起点。在过去几年,谢家琳约翰.希布克和山姆.林合作,在国内一家大型生产型国有企业内进行一个多年跟踪研究项目,从这家企业选择496个员工进行研究,其中40%是管理人员和工厂技术人员,60%是生产线工人。研究发现,员工们所面临的压力来源主要可分为五大类:来自社会的、企业的、本职工作的、家庭的和工作环境的。
 
    来自本职工作的压力很容易理解,譬如工作强度大、工作要求高都会给员工造成压力;工作过于复杂或者过于单调;不能参与工作相关的决策;容易出事故等。谢说,在外资企业、民营企业,工作绩效和你的所得、你在企业的前途直接相关,员工们承受的工作压力要大一些。
 
    除了工作压力之外,企业管理在两个方面的公正性常常是压力的来源:一是企业管理的结果公正性,尤其是工资奖金分配的结果以及有关提升的决策;二是对管理过程的。谢介绍说,在西方谈到组织公正时包括三个方面:过程(程序)公正性、分配结果公正性和人际相处的公正性。相比而言,在我们的国营企业内,员工们很少讲到相处的公正性,他们对于和上司的相处,对于和企业的相处的公正性很少质疑。
 
    西方的压力研究发现人际关系对压力的影响是由关系本身的性质决定的。负面的人际关系一定是压力源,譬如人际冲突,和同事有矛盾,或者是遇到非常合不来的上司。而正面的人际关系是帮助人们抗压的社会支持(social support),能像运动员身上的保护垫一样缓解压力。在中国,人际关系本身就是强大的压力源。人际关系不论好坏有无,都会成为人们巨大的压力来源。人们普遍对良好的人际关系有极大的向往与追求,人际关系本已良好的人希求有更好的关系网络,而人际关系一般的更是担忧与烦恼。
 
    另外,中国社会的快速变迁使得很多人失去了稳定感,这对很多人来说是压力的来源。不过,不同的人面对社会压力的反应是不同的,有的将之视为机会,有的将之视为纯粹的压力。同时,来自家庭的压力源在人们心中占据重要的位置,谢说,“各种类型的企业的员工普遍反应来自家庭的压力,这和我们国家很传统的、以集体主义为内涵的价值观有很大关系。很多中年员工——不管是什么类型企业的——都谈到子女的就业、就学的压力”。
 
    知识工作者的压力
 
    对于知识工作者而言,除了这些压力之外,他们面临着更多智慧方面的竞争,更多人际方面的竞争,自尊的需求、自我实现的要求更高,更难以得到满足,他们面临着一些独特的压力。
 
    谢家琳称,知识工作者从事的是在时间上和地理上是无疆域(boundless)的工作。她举例道,体力劳动者的工作再累,他们回到家里就可以休息,喝喝酒、看看电视。知识工作者回到家里,脑子也是停不下来


【关闭窗口】


收费标准 | 广告投放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人才测评 | 法律声明 | 隐私声明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本站信息均由求职者、招聘者自由发布,本网站不承担因为内容的合法性及真实性所引起的一切争议和法律责任。

★营业执照: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530402799883384T

★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云)人服证字[2019]第0402000213号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滇B2-20230186

Copyright © 2005-2021 yxzp.net All Right Reserved.
地址:红塔区气象路22号—滇中国际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服务大厅
人才招聘网电话:手机:13308890967 0877-8889990 网站在线客服QQ,点击即可交谈 人才招聘网QQ:2242706723 微信:yxzp01

本网站之所有招聘信息及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